5月6日至7日,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3年学生项目成果展暨大赛&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欧亚学院举办,我校《旅游策划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由学院余娟老师带队参赛,指导的学生项目《碳麓之旅——研学旅行策划助力近零碳社区共创》荣获大赛特等奖与人气奖。
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发起,旨在联合在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理念方面做出转变的高校和教师,共同帮助学生从以知识和考试为导向的学习转变到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理念,跨校打造提升学生社会创新素养和能力的社会创新课程体系。
本次活动邀请了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成员院校的学生代表、授课教师及教务人员,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等相关项目人员,关注社会创新课程的专家或学者,热衷跨学科教学创新并寻求合作机遇的教师、学生等。项目成果展公布了来自31所院校的35个学生项目的海报,师生们围绕项目选题、资源获取、过程指导、成果应用及海报设计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5月6日,各参赛项目分为三个平行场次,由项目的学生负责人分别从项目背景、研究内容、成果应用和项目价值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与会评委对作品现场进行提问,提出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通过现场答辩和交流学习,各参赛团队对项目的后续开展有了更为清晰的实施方案和优化路径。
5月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进行了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回顾与项目未来展望。参会各高校的师生还参与了圆桌讨论,并就研讨结果进行了汇报发言。
该项目是依托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本科课程《旅游策划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家双碳与双减的政策背景下设计,由成都市麓湖公园社区提供调研与实践支持,在我校余娟老师和杨丽娟老师、成都大城小村社会创新工作室李棣老师及中科院成都研究所、西华大学跨校老师及麓湖社区朱开军老师、毛姝老师等居民专家的联合指导下,整合来自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我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及四川大学风景园林专业16位同学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展线上公开课、实地调研、入户访谈、共创策划、落地执行、成果策展等活动完成。
课程以“跨学科思维”及“社会创新”为导向,在真实的旅游产业实践中发现社会问题,以研学策划项目为牵引,强化跨学科思维,培养学生旅游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海报展览、参赛汇报和研讨联谊等环节,参赛的同学也反映,不仅对自己已完成的项目再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些新的想法认识,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跨学科创新造福社会”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下一步,课程组将助力对项目进行公益创业孵化。

图一:我院学生参赛项目

图二: 我院参赛项目获特等奖
(供稿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张译文)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