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汪洪亮研究员出席多次边疆民族主题的学术会议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8年9月21日
  查看:1589
  来源:

边疆民族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推动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体系建设,如何加强边疆学术史研究,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认识新时期边疆民族研究的热点难点,是当下学界关心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今年6-8月,汪洪亮研究员出席多次边疆民族主题的学术会议,积极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在发表个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学校目前边疆研究和民族史研究的情况也在一定范围内做了宣传。

622-24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的“第二届跨学科视野下的边疆民族研究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呈贡召开。会议以“近代边政与边政学”为主题。来自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边疆史地和民族研究,政学关系与边疆研究及边疆民族历史书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汪洪亮研究员担任了分会场“多学科视野下的边疆民族研究”主持人,并在“近代边政学术史与边政实践研究”分会场做了题为《殊途同归: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传统》的报告,指出华西坝教会五大学是抗战时期内迁办学的一个重要联合体,其边疆研究在近代中国边疆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五大学在内迁华西坝之前的边疆学术传统却并不一致,但在华西坝五校联合办学期间,五大学边疆研究都得到了推进,且保持了密切互动。汪洪亮研究员此前曾出版《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一书,在边疆学术史领域有一定影响,在此次会议上与不少曾阅读该书的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721—2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长春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为“开放与创新: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边疆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王川教授、汪洪亮研究员参加会议。大会设立四个分会场,共有125篇学术论文上会交流,围绕着边疆政策、边疆安全、区域经济、边疆民族及高句丽渤海等方面问题展开学术讨论,对边疆研究中的若干学科理论问题和重要学术问题展开研讨。汪洪亮研究员参加了西南研究分会场讨论,对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对中国边疆研究理论方法的探索做了讨论,他们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做了富有学科价值的探索,诸如边疆研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边疆研究应该涉及哪些学科,这些学科间的各自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边疆学术科学化和学科化的诸多构想,相当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在建构中国边疆研究学科上的学术努力,对于我们今日提倡的中国边疆学的创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会议闭幕式上,汪洪亮研究员受会议主办方委托,对西南研究分会场的报告和讨论情况做了总结。

824-27日,由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文科学报编辑部主办的学术期刊编辑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新时代民族学研究议题与期待”。汪洪亮研究员和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主编凌兴珍编审参加了会议。来自《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及相关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审人员近30人参加了会议,围绕民族学学科发展与学术期刊责任、新时期边疆研究热点难点及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及未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凌兴珍编审对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做了介绍,对40年来的近代边疆教育研究做了系统梳理。汪洪亮研究员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的边疆民族研究及《华西边疆评论》学术辑刊,并以《中国民族学史研究中的学派问题》为题,对既有学术表述中有关民族学的学派问题做了评析,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做了介绍,并提出应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对待诸如“华西学派”等提法。汪洪亮还代表《华西边疆评论》辑刊对与会专家发出了年底在四川师范大学开展边疆民族研究与期刊发展学术讨论的邀请。

据悉,目前四川师范大学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教育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科学报等单位为依托,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多个学科学者共同参与的边疆研究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

 

                    (学院办公室  报道)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