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报名与选拔的通知》精神,2022年11月20日下午3点,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行“2022级李安宅历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宣讲会”(以下简称“历史学李安宅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洪亮作了题为《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李安宅与“李安宅班”之旨趣》的宣讲,全校2022级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地理学、旅游管理、思想政治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拟报考“历史学李安宅班”的本科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宣讲会。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辉主持了宣讲会。
2022年11月20日下午三点,2022级“历史学李安宅班”宣讲会在在6教10楼会议室召开,拟报考“历史学李安宅班”的2022级相关专业学生共计100余人,通过“线下+腾讯会议”的方式参加此次宣讲会。宣讲会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洪亮以《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李安宅与“李安宅班”之旨趣》为题作了宣讲。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辉主持了宣讲会。

汪洪亮在宣讲会上介绍了李安宅与四川师范大学的渊源,回顾了研究李安宅的经历,阐释了历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李安宅”命名之由来,强调了“李安宅班”选拔与运行之旨趣。
汪洪亮认为,李安宅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他所从事学科研究领域的复合性,学术成长的曲折性,学术政治纠结的复杂性,都使他成为近代学术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独特存在。 汪洪亮强调,四川师范大学是李安宅学术生涯的最后一站,理应传承与弘扬李安宅丰厚的学术遗产和家国情怀,近年来已举行多次学术会议,推动了学界的李安宅研究。实验班以“李安宅”命名,既是因为李安宅的奋斗与成就,也是对其学术思想与精神的传承,更是因为李安宅卓越的史学成就。李安宅虽不以史学闻名,但其史学成就不容小觑。他的代表作《〈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分别是李安宅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代表作,实际上也是以社会学、人类学观点和方法所作的社会史著作。李安宅具有较强的史学意识,在相关论述中非常注意以史为证和以史为鉴,尤其是对边疆民族工作提出了很多鉴古知来的科学论断,于今仍具丰富的历史启示。
汪洪亮借用史家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所言之学术“预流”,宣讲了李安宅班之旨趣,以开流、分流、预流和一流等“四流”为线索,介绍了开班之目的和运行之办法,并以“学无止境”、“学无常师”、“学无定法”三个关键词相赠,鼓励同学们志存高远,把握主流,入窥堂奥,认真学习,争创一流。


此次宣讲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汪洪亮院长和陈辉副院长还就“历史学李安宅班”人才选拔答疑解惑,回答了同学们所提问题。他们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历史学李安宅班”的选拔,明确自己的研习方向,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2022级中国古代史研究生 翁孔臣 报道】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