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刘开军副教授在《光明日报》上与国内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名家对话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7月10日
  查看:634
  来源:

2017年6月12日,《光明日报·史学》整版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江湄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孙卫国教授,以及我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刘开军博士后四人关于古今关系和历史认识论的主题对话,题为《“居今”何以“识古”——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核心观念的对话》。

正如主持人所言,距今约1500年前,南朝梁人刘勰撰成《文心雕龙·史传》,开篇提出“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这是中国史学中一个关于古今关系的重要命题。这次对话从“居今识古”的传统、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学术启示等方面展开。刘开军指出刘勰的贡献在于将先秦以来通过史书认识历史这一思想概括为“居今识古”这样一个凝练、丰富的命题,并经过后人反复引说,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传统。它导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定型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历宋元明清而代有传承,其流不绝,一直滋养着中国传统史学不断成长。从认识主体来看,“居今识古”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思想追求和知识需求。

“载籍”作为“居今识古”的媒介,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过去,传承文明,而史学家由于认识到历史典籍的重要性,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去书写历史,为后人搭建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关于“居今识古”的现实意义,政治家“识古”,可以周知历代治乱之迹及其利害,更好地治国安邦;思想家“识古”,可以为思想的锤炼提供资料和素材,提出并解答思想史上的一些命题;文学家“识古”,可以从文学的盛衰流传中体察人世百态,创作出兼有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的佳作。当代史学工作者毫无疑问肩负着引导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使命,不宜忘记司马迁所说的“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和顾炎武的名文——《文须有益于天下》,既有志于写古,也不忘论今。

《光明日报》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报刊,具有较大影响,也是我校规定的权威核心报刊。

(硕士生贾红霞同学  报导)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