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刘开军副教授的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长篇转载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8年9月7日
  查看:1712
  来源: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刘开军的学术论文《学术宗旨与史学批评——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考察》CSSCI来源学术期刊《江海学刊》2018年第3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长篇转载。

文章分为“宗旨对立引发史家争议”“宗旨歧路,批评殊途”和“关于宗旨与批评之关联的反思”三个部分,提出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史学批评何以发生?史学理论何以提出?关于史学的理论认识又何以被继承、覆盖和超越?作者认为时代的变化、思潮的涌动、政治的介入,甚至门户的偏见都会对以上问题发生影响,而由学术宗旨对立所引发的批评,也是其中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因为它能够显现出争论的思想底色,并推动史学理论的创新。

文章认为,学术宗旨是在学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核心学术理念和研究取向,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学术研究产生长久且深刻的影响,成为学术的方向与灵魂,并鲜明地投射到学术思想、学术评价和学术关怀等方面。学术宗旨、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这表现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史上那些精粹的表述往往与学术宗旨的批评有关,比如会通与断代、史法与史意、撰述与记注、良史与信史等。由于学术宗旨不同,对于事物的评价自然也有所区别,甚至会出现同一时期不同学派对相同问题的看法尖锐对立的情况。清代乾嘉考据派和浙东学派关于“三通”的评论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就批评的对象而言,史学批评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关于史料来源、记载真实性、准确性的批评是第一层次;关于史书编纂、修史制度、叙事艺术的批评是第二层次;关于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学术宗旨的批评是第三层次。但三者却不宜等量齐观,一般来说,关于学术宗旨的批评高于其他层次的批评,尤其能体现史学理论的新动向。回顾史学批评史可知,对史家宗旨的理解越深刻,则批评越有效,理论价值也就越高。学术宗旨鲜明,批评往往犀利,但也易于走向偏颇、武断。鲜明的学术宗旨是一柄双刃剑,它让批评者形成了明确的评论标准,但也会构成难以逾越的理论障碍。面对相互矛盾、对立的批评,研究者必须探究批评背后的宗旨,才能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消弭宗旨的批评既无可能,亦无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洞悉、阐释这些变化,关乎是否能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演进作细致的考察,并指引着当代的史学批评与学术发展。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并称为“三大文摘”,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硕士生 李佳珺同学报道)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