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董春林
时间:2021-09-18 10:15:42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查看:7755

董春林,男,1978年生,河南叶县人,民盟盟员;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成都薛涛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科联理事、民盟四川省学习文史委委员,四川省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12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唐宋史研究,迄今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研究》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或转载3篇;近10年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邮箱:dcl@sicnu.edu.cn

一、承担项目

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三苏治国理政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CJJ24ZD57),在研;

2.国家社科基金2022年后期资助项目“宋代衙前役法研究”(项目编号:22FZSB030),在研;

3.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后期资助项目“宋代内藏财政研究”(项目编号:17FZS024),已结题;

4.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后期资助项目“政治文化重建视阈下的南宋初期诏狱研究”(项目编号:14FZS005),已结题;

二、出版图书

1.《政治文化重建视阈下的南宋初期诏狱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独著。

2.《宋代内藏财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独著。

3.《成都历史文化大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参编“农工商业卷”。

4.《武则天历史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主编。

三、发表论文 

1.《从衙前役法改革看宋代财税制度变迁》,《历史研究》2024年第11期;

2.《两宋衙职及其吏役化去向》,《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时报》2024年9月2日第8版;

4.《由役及吏:两宋“公人”疏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5.《北宋衙前酬奖考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3期;

6.《税户军将:宋代的衙前将吏及衙前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7.《北宋衙前重难与役法改革》,《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宋辽金夏史》转载。

8.《北宋衙前役法考论》,《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人大复印《历史学文摘》转摘。

9.《依水邻海,或游走混杂——宋代广南西路的生界》,《宋史研究论丛》第27辑,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10.《内藏财政与宋代军事政治》,《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1.《军事财政与宋代内藏财力流转》,《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4期;

12.《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以宋代西南民族地区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

13.《内藏财政与宋代财政流通》,《宋史研究论丛》第19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4.《由虚及实:宋代内藏库借贷模式的流变》,《历史教学》(下半月)2016年第7期

15.《角色转变与职能沿传:南宋内藏库的财政实态——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相关记载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16.《财权转移:宋代内藏与左藏“博弈”的依归》,《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7.《以盐制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管窥》,《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

18.《宋代中央财权的分割及其变迁——以内藏财政为中心的考察》,《求索》2015年第8期;

19.《“量出制入”与宋代地方财政困境——以宋代内藏财政为线索》,《兰州学刊》2015年第2期;

20.《和战分途:南宋初年的政治转向——以孝宗朝政策迁移为线索》,《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22.《由梦入冥:〈夷坚志〉所见宋代的通灵文化》,《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23.《论宋代刻本书籍的版式设计》,《中国出版》2013年第20期;

24.《内外兼济与财权迁移——宋代内藏库考论》,《求索》2013年第7期;

25.《绍兴冤狱与南宋初年的政治变奏》,《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

26.《西山南浦:意象之外的意象——兼论宋代文人情感构造的视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7.《“绍兴更化”与南宋初期的政治转向》,《求索》2012年第1期;

28.《宋高宗南渡之后的政治取向——基于建炎年间几起冤案的分析》,《北方论丛》2012年第1期;

29.《激情的变奏:创造社作家社团意识的历史轨迹》,《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30.《试论清初官刻本的版面规则》,《中国出版》2011年第20期;

31.《双向互动:南宋初年道学与政治文化之融通》,《求索》2011年第3期;

32.《宋代榆柳的种植及其文化意蕴》,《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3.《游移于自然与神灵之间:碑石所见宋人的旅行心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4.《论唐宋僧道法之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35.《中和之美与当代青少年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36.《从人间到冥世:宋代冥契文化述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7.《宋型文化形成的内在动力管窥——以宋初雅乐改制为中心的考察》,《求索》2009年第12期。

四、获奖情况

1.系列论文《绍兴冤狱与南宋初年的政治变奏》等,获2013年度四川大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成果奖;

2.专著《政治文化重建视阈下的南宋初期诏狱研究》,获2019年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专著《宋代内藏财政研究》,获2021年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