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兰州大学杨红伟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重要人物史专题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5月23日
  查看:295
  来源:

2023年5月20日10时,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李安宅边疆学术讲座”第14讲顺利举行。本期主讲嘉宾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教授,题目为《一道同风:左宗棠湘军集团西北善后的文教政策》。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专门史虚拟教研室、学科建设“六定”专门史团队承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主持。学院马磊副教授、何文华副教授、钟荣帆博士以及校内外本科生、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图片10.png

讲座伊始,杨红伟教授回顾了兰州大学与川师大在边疆研究领域的学术联系,历史上甘肃与四川在边界问题、民族问题的联系与纠葛。由此,强调“容小异、治大同”的重要意义,并认为人的迁徙移动、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是促成“容小异、治大同”的三条主要路径。

随后,杨红伟教授分四部分讲述了左宗棠湘军集团西北善后的文教政策。

第一部分,杨红伟教授讲述了选题缘由。他认为,既有关于左宗棠西北善后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倾向:恢复生产说、遏制发展说、化解矛盾说、民本思想说。通过检讨前说,可以从重建社会秩序的角度再研究,他指出,重建社会秩序,即将社会从失序状态导向有序,固然包括对各种越轨行为的惩罚,对大众的安抚,对矛盾冲突双方的隔离,更为重要的则是社会价值及其行为规范重建——王朝国家政治文化与核心价值的再社会化,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社会行动,从而使社会在人们行为的“规范”。《清史稿》对左宗棠的评价:“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扶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足见,左宗棠兼具王道与霸才

第二部分,杨红伟教授介绍了周汉《教民歌》。他认为,礼乐并重是传统中国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版,考证了甘肃藏版《教民歌》之作者为周汉,分析了《教民歌》的主要内容、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及传布情况。进而认为,周汉《教民歌》从整体上展现了“湘军集团的主要任务不仅在于从军事层面稳定西北社会,尤为关键的是如何维持西北地区的长治久安,并以此作为善后的终极目标。”

图片11.png

第三部分,杨红伟教授重点阐述了左宗棠的文教观。他认为,目前学界对左宗棠奉程朱理学为圭臬的说法已是共识,但是,他在实践中如何践行程朱理学,以及程朱理学中具体哪些思想指导了左宗棠,学界的认识尚属模糊。因此,他指出,左宗棠通过四条途径来展现:一是建立符合程朱理学的社会价值核心,以刊刻《六经》,将《小学》作为人生的基本功,列入义学条规,重刊《善学录》,刊发《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为手段;二是黜异端以崇正学,将文教事业纳入程朱正途;三是变其旧俗同我华风,确立程朱理学的文化主体性地位,强化文化忧患意识,推行儒学教育,以“力求坊民正俗之道”,“彝伦攸叙,民兴于行”。四是强调宣传教育,革其旧染之污,明了礼义廉耻。

杨红伟讲授在第四部分讲述了左宗棠西北善后政策。他认为,左宗棠深受朱熹“理”“气”学说的影响,这是其重建西北社会秩序的哲学基础。首先,左宗棠本“理”生人的理念,制定了不分回汉、一本大公的善后政策。其次,左宗棠本“气类有别”的思想,以安插之法,消弭回汉乃至回民与回民、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间寻仇滋事,再掀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第三,左宗棠认为无论汉回,抑或蒙藏等各民族,皆为朝廷一份子,均应对其实施积极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治理,改革西北现状的中心思想是“圣贤论政,既庶则思所以富之,既富则思所以教之”,如此,则政教修明,实现“一道同风”与西北社会的长治久安。第四,力主新疆改置行省。

最后,杨红伟教授总结道,左宗棠的西北文教政策,使西北各民族变旧俗同华风,确立共同的社会价值核心,奠定西北地区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而透过对左宗棠的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物研究要以思想为纲,以其活动为目,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系统梳理脉络,并将之嵌入大时代的宏阔背景,如此才可获取近真的认识。

图片12.png

本场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杨红伟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左宗棠西北善后的文教政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助于与会者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化左宗棠研究、晚清西北边疆问题的研究。

                         

撰稿:钟荣帆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