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国史专业2023年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普通类和硕博连读适用)22年修订,适用于22、23级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日
  查看:121
  来源:

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专业简介

(一) 专业代码

060200

(二) 博士点负责人

王川

(三) 专业简介

中国史学科历史悠久。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1946年回迁沈阳,留川师生所创办的川北农工学院(旋更名川北大学)即开办哲史系,著名历史学家、墨学家伍非百先生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在川北大学哲史系的基础上合并省内其他院校一些有关的教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我校历史学专业之起源可追溯及此,是建校即有的五个系科之一。历史学专业2000年成为省级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成为首批四川省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85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之一。1996年,中国近现代史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是我校文科专业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学院新增专门史硕士点。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2000年、2001年分别获得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1年,因学科调整,中国史、世界史均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在学科评估及国内多种学科排名中均名列全国省属高校前列。

中国史学科现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成都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学科平台。截止2019年12月,中国史学科所依托的教学科研平台共20余个,依托这些平台创办了《华西边疆评论》《西南社会历史论丛》《成都学刊》《武则天研究学刊》等学术辑刊。经过几代学者苦心耕耘,中国史学科已经形成多个特色鲜明的二级学科,如以先秦史、唐宋史、明清史及巴蜀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中国古代史,以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为特色的中国近代史,以边疆史、民族史为特色的专门史,以史学批评、巴蜀史学、巴蜀史学文献整理、史学与历史教育为特色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课程思政,培育家国情怀,已培养硕士生1120余人,考取博士研究生75名,大多已成为各地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涌现出杨国宜、游彪、李玉、谭刚等知名学者及众多中学特级教师和校长,成为西南地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研究方向(与招生目录一致)

研究方向一: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二:中国近代史

研究方向三: 中国专门史

研究方向四: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

(五)学制

1.基本学制: 3年         

2.最长修业年限:7 年

(六)授予学位类别

中国史博士学位

(七)培养目标

宽广的中国史基础知识,能够掌握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对于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能够熟练运用外国语进行研究,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高的科研能力,研究选题应当具有创新性,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八)培养方式

导师或导师组负责制

二、课程设置计划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培养对象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程)(全校统一开设,共5学分)

BGB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考试

全体

BGB002

研究生英语阅读与写作

3






考试

全体

专业基础课(学位课程,共7学分)

B2207001

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






考查

全体

B2207002

中国史理论与学术前沿

1






考查

全体

B2207003

中国历史文献与史料学

2






考查

全体

B2207004

中国史研究前沿

1






考查

全体

B2207005

史学论文写作与编辑

1






考查

全体

选修课(非学位课程)每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控制在2学分内

B2207006

三星堆研究

1






考查

中国古代史方向

B2207007

社会史研究专题

1






考查

中国古代史方向

B2207008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

1






考查

中国近代史方向

B2207009

中共党史研究专题

1






考查

中国近代史方向

B2207010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1






考查

中国近代史方向

B2207011

专门史研究的理论与前沿专题

1






考查

中国专门史方向

B2207012

中国边疆学术史

1






考查

中国专门史方向

B2207013

近代教育史专题

1






考查

中国专门史方向

B2207014

中国史学史研究导论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B2207015

史学理论专题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B2207016

中国道教研究专题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B2207017

历史教育研究专题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B2207018

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与兴起专题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B2207019

中国史学基本理论与主要思潮研究

1






考查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方向

培养环节(非学位课程)(共8学分)

BPY2207001

学术交流

1


全体

BPY2207002

专业实践

2


全体

BPY2207003

学术研讨

3





全体

BPY2207004

中期考核

1







全体

BPY2207005

开题

1






全体

……











注:最低修业总学分数为22学分(包含所有课程和培养环节学分),学位学分为12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说明:

1.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1学分,由培养单位在专业基础课模块中开设。除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学分数之和还应≧4分。

2. “文献阅读”类课程开设板块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学分应≧1。

3. 课程编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由培养单位进行编号。课程编号格式为:“B+两位年份(本次统一以22开头)+两位学院代码+三位课程序号”。示例:B2202001,B表示博士生课程,22指年份,02指文学院,001指第一门课。各学院代码见附件7。

4. 培养环节编码:格式为“BPY22**001..”。“**”是指两位学院代码,同上,“001”表示第1个培养环节编码后三位,“002”表示第2个培养环节编码后三位,若培养单位增加其他培养环节,按照“003”及之后编码。

5. 若本单位有多个培养方案,所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拉通编码,为保证课程编码的科学性,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后研究生院会根据编码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培养环节

(一)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或研究生学术年会,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不少于8次,计1学分。

(二)专业实践

研究生进行前沿性、探索性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在同一培养阶段应至少提交1篇高质量的科研报告。劳动实践包括教学实践、医疗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开发和服务等,研究生在同一培养阶段应至少提交1篇劳动实践报告。共计2学分。

(三)学术研讨

由导师或导师指定的人员主持,每1-2周举办一次,每个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学术研讨的次数不得少于8次,计3学分。

(四)中期考核

1.中期考核时间:在研究生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后进行,计1学分。

2.中期考核方式及要求:中国史学位点组织成立不少于3 人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考核内容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身心健康情况;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情况。考核步骤包括研究生对本人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践等情况进行总结;学院对其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术规范遵守情况及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小组审阅研究生中期考核材料,并组织综合面试,给出考核结果;考核领导小组审定中期考核结果,作出结论,并报研究生院备案。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根据考核结果,考核为“合格”的研究生,方可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下一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培养单位审议,可按相关程序分流或在半年内重新进行考核。

(五)开题

1.开题时间:最晚在中期考核前完成,计1学分。

2.开题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开题论证会由5名专家组成,正常情况下应在中期考核通过学期期末前完成。博士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总体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成果、核心创新观点,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等。导师和开题论证会成员要对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

评议结果为“通过”的开题者,可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撰写阶段。评议结果为“不通过”的开题者,其指导教师有权根据研究生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进行修改并在半年内重新开题或提出分流退出的建议。

(六)预答辩

1.预答辩时间:博士生预答辩应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后至少一年方可进行预答辩,所有博士生均需参加预答辩,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式进入答辩环节,不计学分。

2.预答辩基本要求:预答辩小组由导师等3-5位专家组成,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工作量、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做出评价和结论,并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及建议。具体实施按《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有关规定执行。预答辩时须提交毕业论文的完整稿。未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及修改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两次预答辩间隔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6 个月。

四、毕业审核条件

1.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为22学分(包含应修课程和培养环节),学位学分为12学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2. 研究生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合格,未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以申请单独撰写毕业论文,经导师和学院同意,按照学位论文要求组织毕业论文查重、评阅和答辩,答辩通过后,学校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毕业论文归入研究生档案。五、学位授予条件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合格,完成学位论文,且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经导师和学院同意,组织学位论文查重、评阅和答辩,答辩通过后,学校准予毕业并授予相应学位。

 

 

 

 

 

 

 

 

附录:

中国史专业

 

文献阅读目录

(一)学术期刊

1.必读期刊: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近代史研究》

《民族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史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历史地理》

 

2.选读期刊:

《史学月刊》

《文史》

《中华文史论丛》

《文献》

《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世界宗教研究》

《文学遗产》

《中国文化研究》

《海外中国学评论》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集刊》

《新史学》

《考古》

Modern China

《当代中国史研究》

《新华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社会史评论》

 

(二)必读书目

1.《礼记》,中华书局

2.《春秋左传》,中华书局

3.《论语》,中华书局

4.《孟子》,中华书局

5.《老子》,中华书局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7.(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8.(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9.(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5年

11.(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中华书局,1962年

1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62年

13.(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65年

1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15.(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16.(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17.(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18.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4年

19.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年

20.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

22.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4.孟森:《明清史讲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

25.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27.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31.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中华书局,2013年

32.章开沅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3.《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35.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 “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36. 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

37.(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8.(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9.钱穆:《中国近三百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4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1.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4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1998年  

43.章开沅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  

45.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46.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7.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8.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

50.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

5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52.(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53.(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香港中文大出版社,2001年

54.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55.(美)张纯如:《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07年

56.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7.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8.卞僧慧:《陈寅恪先生谱长编》,中华书局,2010年

59.马敏:《拓宽历史的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章清:《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61.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62.张注洪、王晓秋:《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63.何东:《中国现代史史料学》,求实出版社,1987年

6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65.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66.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7.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68.孙江:《作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国的政治与宗教》,台北博扬文化出版,2016年

69.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70.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71.杨天石:《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2.林文勋主编:《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73.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74.张注洪、王晓秋编:《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75.刘寿林、万人元等:《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

76.徐勇:《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77.(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78.王川:《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典籍选目提要》,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年

79.田利军主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丛》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

8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5年  

81.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82.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中国科学院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84.魏斌:《古代长江中游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85.杨天宏:《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86.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7.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

88.来新夏:《北洋军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89.吴东之:《中国外交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90.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92.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

93.刘知幾:《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9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1-6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5.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96.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华书局,1963年

98.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1991年

99.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0.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1.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1-3册),南开大学出版社  

102.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3.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5.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7.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8.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中華書局,2006年    

109.柴德庚:《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

110.(美)柯文,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111.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三)选读书目

1.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07年

2.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

3.《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2003年

4.袁柯校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王国维校,袁英、刘寅生整理:《水经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6.李吉甫、贺次君注解:《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7.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

8.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9.(唐释)玄奘撰 ,(唐释)辩机编次,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1985年

1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

11.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本

12.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14.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1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17.(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8.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19.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史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

21.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23.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7年

25.许倬云:《汉代农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7.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8.魏华仙:《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29.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中华书局2008年

30.吕思勉:《为学十六法》,中华书局,2007年  

3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32.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三联书店,2009年   

33.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4.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

37.凌兴珍:《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38.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39.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40.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41.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

43.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4.杨天宏:《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45.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7修订本

46.(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47.近代史所:《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社科出版社,1980年

48.萧延中:《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湾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社,1989年

49.王跃:《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社,1989年

50.《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上、下),社科文献出版社,1989年

5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全六卷、补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

52.钱实甫:《北洋政府职官年表》,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

53.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54.刘凤翰:《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55.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6.(美)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7.(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8.《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3年

59.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王永祥:《戊戌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年

61.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二编(共出五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63.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华书局,1988年

64.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

65.《中华民国史事纪要》(自1894至今逐年成册,参阅其中相关部分)

66.张其昀:《党史概要》(近六十年中国革命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一0年代的中国》《一九二○年代的中国》《一九三○年代的中国》《一九四○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

68.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

69.曾健民:《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70.杨光彦等著:《国民政府重庆陪都史(1937一1946)》,重庆出版社,1993年

71.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1、2册 (台)综合月刊社,l973年

72.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 (台)国防部史政局,1982年

73.师博:《外蒙古独立内幕》人民中国出版社,1991年

74.马齐彬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75.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

76.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77.《孙中山三次在南方建立革命政权》(亲历记和回忆录等),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78.胡乔木:《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人民出版社,1951年

79.(苏)葛多米柯等:《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

80.杨云若、杨奎松:《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81.(苏)切列潘诺夫:《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中国社科社,1981年

82.王邦德:《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3.郭德宏:《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84.《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各卷,北京图书馆及中央文献出版社。

85.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86.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

87.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95年

88.黄逸平、虞宝棠:《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5年

89.(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ll一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91.《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历史学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92.张正明主编:《楚学文库》18部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93.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4.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96.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9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98.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9.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0.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1.(美)鲁珍晞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102.Daniel H. Bays,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03.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4.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5.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991年   

106.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108.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近代上海的兴起》,新星出版社,2007年

109.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 : 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2002年   

110.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111.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2.杨天宏:《中国近代转型和传统制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3.史全生:《中华民国文化史》(上、中、下),吉林文史社,1990年

114.商军、王桧林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0年

115.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治及其思想》,上海人民社,1987年

11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117.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8.章伯锋、来新夏等主编《北洋军阀》(多卷资料集)

119.波多野善大著、林明德译:《中国近代军阀之研究》,金禾出版社,199年

120.(美)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1年

121.(美)陈志让:《军绅政权》,三联书店,1980年

122.谢本书:《西南军阀史》(全三卷),云南人民社,1994年

123.王川:《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4.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史略》,下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125.天津历史博物馆:《秘笈录存》,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

126.吴东之:《中国外交史》第2册,河南人民社1987年

127.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93年

128.(美)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32年

129.陶文钊:《中美关系史》,重庆出版社,1993年

130.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79年

131.杨奎松:《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2.翟作民:《共产国际顾问在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133.贾丕才:《中国革命与苏联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34.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35.广东历博:《黄埔军校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6.《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全12卷),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37.曾宪林等:《北伐战争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8.(台)国防部史政局:《北伐战史》(全五卷),1967年

139.卡尔图诺娃:《加伦在中国(1924一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40.韦显文等:《国民革命军发展序列(1924--1949)》,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141.《蒋介石秘录》(上、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2.陈瑞云:《现代中国政府》,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143.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全二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145.《中国国民党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146.《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南京国民政府(1927-1928),江苏古藉出版社,1991年

147.《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全10册)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

148.吴达德主编:《西南社会历史论丛》第一、二、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

149.张静如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社,1993年

150.曹成建:《地方自治与县政改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1.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

152.王川著:《市舶太监与南海贸易》,人民出版社,2010年

153.马毓黻:《中国军事航空》,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年

154.《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军事科学出版社

155.军科军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全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

156.《毛泽东军事文集》(1-6)军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157.(美)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生平及其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158.金冲及:《周恩来传》(四卷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59.(美)斯诺:《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

160.(美)斯诺:《红色中华散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1.田利军:《感悟红色政权——20世纪前半期中共根据地政权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

162.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

163.侯德础:《中国工合运动研究:小型合作企业与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4.《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3年

165.《鲍罗廷在中国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66.《罗易回忆录》(上、下),商务印书馆,1979年

167.《罗易在中国有关资料》,中国社科社,1983年

168.(美)罗伯特.诺思等:《罗易赴华使命(1927年的国共分裂)》,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9.王树棣等:《陈独秀评论选编》,河南人民社,1982年

170.《陈独秀研究文集》,(香港)新苗出版社1999年版。

171.《陈独秀与共产国际》,(香港)新苗出版社,2000年

17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社1982年

173.索尔斯伯里:《长征秘闻》,山西人民/解放军出版社等版本。

174.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中方报告书》、《日方报告书》,2010年1月

175.《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8年

176.《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177.张魁堂:《张学良传》,东方出版社,l991年

178.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9.西村成雄:《张学良》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

180.陶文钊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181.《缄默五十年--张学良开口说话》,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2.《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下,重庆出版社,1992年

183.军事科学院军史部:《中国抗日战争史〉(全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

184.郭德宏:《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185.徐勇:《征服之梦--日本侵华战略》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

186.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7.《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群众出版社,1982年

188.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编》(1931-194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89.汪洪亮:《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90.(日)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1.《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大本营陆军部〉摘译》,(全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3.《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等12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194.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

195.安井三吉:《卢沟桥事变》,香港科华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96.黄天华:《边疆政制建置与国家整合:以西康建省为考察中心(1906-1949)》,人民出版社,2014年

197.《中日学者对谈录一卢沟桥事变五十周年中日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0年

198.铃木隆史:《日本帝国主义与满洲》 (台)金禾出版社1998年

199.李云汉等:《卢沟桥事变》 (台)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

200.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2.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3.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4.邹逸麟主编:《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5.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1年   

206.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207.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