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4-01-09 11:41:16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查看:167


2024年1月5日,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省社科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团队、四川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筹)主办,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历史学学会指导。来自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图片1.png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汪洪亮教授主持,汪洪亮教授指出文本与田野是从事西南研究必不可少的学术路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一直秉持学术实践的道路,注意把人类学、民族学、历史等诸多学科的结合。

图片2.png

在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西南区域的历史、民族、教育、学术进行了探讨。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彭文斌教授指出,面对社会场景和知识场景更替的大背景,如何推进作为区域的西南研究,如何重新思考西南研究的范式,是推动中国西南研究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认为未来西南研究应在社会史范式(现代化)、物质文化史范式、族群交融范式(社会复合)、学术史范式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教授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全局提出的国家安全观和随之构建起来的安全体系,具有前后顺成的脉络关系,并对应着国家安全任务和边疆治理的大目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鹏辉教授详细梳理了李思纯在西康、新疆、台湾所见之边疆时局,认为李思纯的边疆关怀既有进化史观的历史纵深,又意图借鉴西方政治再造中国文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杨正文教授通过个人切身的游走式田野经历,总结出文献文本与田野中的看、文之相互印证,对于认识、理解类似中国这样具有历史深度的国家和社会十分有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邓玉函教授认为,透过中越边境茶叶流动与瑶族边民生产性互惠发展、生产性互惠组织建构,发现跨界的文化共享是生态文化理念的共享,跨界流动强化了传统的瑶族茶俗文化,共享的跨界市场文化规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凌兴珍教授对杨增新的教育思想进行辨析,指出杨增新主政新疆并非采取“愚民政策”,而是因地制宜地恢复发展新疆教育,为新疆社会持续十七年的和平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向玉成教授通过梳理近代入康外国人对康区的书写,认为“香格里拉现象”神化乃至异化了藏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康藏地区的全球影响力。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志明副教授从川陕苏区发展历程中,来对陕南的政治进行功定位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战争模式调整对于地域山川形势要求的全新塑造。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崔忠洲副教授以辣木籽为线索,突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在“道地”药材中的地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程思副教授基于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和客观分析了该中国西南区域汉、藏、苗、白等民族银器技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马磊副教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提出如何看待中国,怎样看待中国西南等重要议题。

图片3.png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者们对明清西南宗教、近代西南学人与学术、近代西南历史文献,以及中共与西南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张俊认为,明清时期川西天主教在邛崃山区的转移与变迁是探寻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在汉藏之间传播和活动规律的重要线索。四川省委党校讲师阳金平以四川济仓为研究中心,凸显了国家力量在仓政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何文华副教授认为清代涉藏文本中的“文成公主”书写,反映了不同时期清政府的西藏统治现实需求。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杨荣涛副研究员的研究认为“紫府飞霞洞”这一文化符号对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松蔚讲师对清末庙产兴学的地方逻辑展开了梳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易艳丽从黔铅京运为切入,以此来分析清代官僚体制运行与关系的复杂性。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王广瑞副教授认为,藏彝走廊南部的族权处于不断地迁徙与流动,每次迁徙都伴随着财富的流动,这当中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形象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是流动性增加的因素。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丁玎副教授通过运用田野调研、文献梳理、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指出传统嘉绒藏居建筑的被动性能具有自上而下的适应性,且建筑材料发生改变,同时使用功能由旧转新,使用空间发生变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罗木散的研究凸显了当代凉山彝族集体舞蹈的社会意义。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陈宇柔、张蓝心认为,《西康纪要》在汉藏两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推动康区的发展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会蓉教授指出孔庆宗编纂的《西藏概览》记载了近代西藏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罗宝川助理研究员探讨了知识转型之际,方志地图绘制人员守旧与趋新的复杂态度,认为由于群体构成不纯粹、身份认同不明晰、制图观念不统一,导致近代西南防止地图测绘精度普遍失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贾红霞讲师探究了刘咸炘与蒙文通关于宋代学术的交流,指出两人首次明确中唐—北宋学术连续说,标举南宋浙东史学,并以宋学为标准评骘近世学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钟荣帆讲师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成都学者围绕西南边疆民族的研究与教学,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汇刊》,推动中国边疆学会、中国民族学会的成立与运行等历史活动,指出抗战时期成都形成了一个华西边疆研究的共同体。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马廷中教授的研究体现了四川少数民族共产党员群体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做出的重大贡献。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陈鹤从交通、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阐述了1937 年曾言枢率军进驻理化的原因。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邢曙光对长征时期红军在川康边区民族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刘超重新审视了四川民族地区爱国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实践。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讲师聂春燕讨论了战时四川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内容、运作机制,以及战争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影响。

在圆桌会议中,彭文斌教授、孙勇教授、杨正文教授、凌兴珍教授、邓玉函教授分别总结了此次研讨会的内容与特点,一致认为本次研讨充分展现出跨学科的视野与路径。圆桌会议结束后,举行新书发布会,相继发布了葛维汉著,卞思梅、彭文斌主编《葛维汉在华西》,汪洪亮著《学随世变:李安宅的学术人生》,汪洪亮主编《文本与田野:历史中的边疆与边政》。

图片4.png

在闭幕式环节,汪洪亮教授总结道,此次学术研讨处处体现了“文本与田野”,让我们思考文本从何处来,田野往何处去,以及文本与田野的补充、印证、互动等相关问题,文本与田野也是我们认识中国,认识区域文化,认识边疆必不可少的两种路径。此次围绕西南进行的文本与田野、历史与社会的研讨,也体现了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的视野,未来需要形成一种跨越式、互惠式的西南研究共同体。

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西南历史与社会,既有全球视野,也有在地化的本土视角,对推动中国西南区域研究范式转变、研究方法突破以及研究内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