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北京大学包茂红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3月27日
  查看:125
  来源:

2024年3月23日10:00,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中国与周边国家研究中心、世界发达国家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史学术前沿讲座在狮子山校区6教117学术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包茂红教授主讲,题目是“开拓历史研究的新视野:环境史”,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晓焰教授主持。讲座座无虚席,来自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的专任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及校友聆听了本场讲座。

图片1.png 

 

包茂红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环境史研究对世界史研究的影响、构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话语体系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环境史的概念,解释了环境史中的人具有多样性,既是自然的和个体的人,也是社会和群体的人,环境史中包含着整体论和有机论的思想。接着讲述环境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变迁、物质或经济环境史、政治环境史和文化环境史。


图片2.png

 

其次,包教授对环境史研究的起源进行了解构。认为环境史学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兴起都是当地不同因素结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环境史学从美国兴起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包教授指出了传播主义背后的“欧美中心论”,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史研究进行着频繁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认为世界环境史研究具有复杂的学科渊源或知识基础,但环境史研究是生态学思维渗透到历史学研究和公众意识的时代的产物。随着环境史研究的不断发展,世界环境史研究趋于成熟,表现在研究选题多样化、专业性增强、跨学科研究方法、突破了一些理论难点、环境史研究的国际化、主流化。包教授强调环境史的主体是相互作用的人及其社会与自然的其他部分,还举了含羞草和黑猩猩的例子来说明环境史的研究越来越科学,也越来越全面。而且为了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包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麦克尼尔、羽田正等学者的著作和相关理论。包教授认为环境史为世界史编撰提供新思维,环境史可以帮助从根本上克服世界史编撰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可以帮助世界史把人类社会与环境变迁的规律统一起来。


图片3.png

 

最后,包教授强调要构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话语体系。认为我们应该主要采用中国概念、不同学科协同配合、重视语言的作用、配套具有时代特点的传播方式构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话语体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环境史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既需要夯实基础建设,也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在提问环节,包茂红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包茂红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开阔了同学们对于史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片4.png

 

最后,王晓焰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包茂红教授表示衷心感谢,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2023级世界史专业研究生 孙帅中 报道】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