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专家一行莅临学院学术交流会在狮子山校区6教117学术厅如期举行,会议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主持,汪院长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他(她)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任孙泓研究员、胡玉娟研究员、吕厚量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温静博士、孙思萌博士、赵可馨博士和博士后李潇博士。
汪院长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专家一行莅临学院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院发展、世界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情况,希望今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学院王晓焰教授、毛丽娅教授、陈向阳副教授、张松韬博士、崔晓乐博士、解永春博士、温灏雷博士等专任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作为本次学术交流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中国与周边国家研究中心、世界发达国家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胡玉娟教授主讲,由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主持。胡玉娟教授讲座的题目是《犁头、服饰与屠刀:“文明”一次的古典语义考辩》。
胡教授详细讲解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概念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文明”一词的古典语义所指何物?古罗马人对文明的认识与现代人有何不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胡教授从英文“文明”(Civilization)、文化(Culture)一词的由来讲起,在英文中,“文明”有两个近义词civilization和cultivation,二者都可追溯到古典拉丁语,但词根和意涵并不完全相同。英文civilization的拉丁文词根与“城市”有关,cultivation的拉丁文词根与“农业”有关。
拉丁文“文明”(cultus)一词源于“耕种”(colere),衍生词“犁头”、“屠刀”(culter)和“服饰”(cultus)、农夫(cultor)、农业(cultura)象征古罗马文明的各个层面。胡教授具体从犁耕与文明、服饰与文明、献祭与文明三个层面对“文明”一词的古典语义进行了详细考辨,引证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尤利乌斯·恺撒《高卢战记》、科鲁美拉《农业志》、小普林尼《书信集》、撒路斯特《喀提林阴谋》、李维《罗马史》、塞涅卡《论幸福生活》、西塞罗《论共和国》、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进行讲解。
胡教授认为,“文明”一词的古典语义蕴含的“城乡”元素对文明起源研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罗马人以此认识自己的文化,评价“他者”文化,从而形成罗马人独特的“文明观”。这种文明观通过古典语言的接受史对西方现代文明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与会专家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孙泓研究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谈及东西方不同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差异。随后,吕厚量研究员、温静博士、孙思萌博士、赵可馨博士也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涉及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古代埃及史、古代东亚史。
在讲座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各位与会专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胡教授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解读外文史料问题,她认为,解读外文史料有三个关键。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这是解读外文史料的基础。其次要广泛阅读史料,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史料基础,研究者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史料解读。再者,必要的训练有助于培养一个研究者的史料解读能力。训练往往能帮助研究者从细节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吕厚量、温静、孙思萌、赵可馨四位老师也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涉及世界史学术资源、研究方法、治学经验,并欢迎同学们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
最后,主持人感谢胡玉娟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各位专家莅临指导!本次学术交流内容丰富,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研究方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晚上18:00,本次学术交流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23级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谢修齐、谢治平报道)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