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深入名校以研促学分享AI赋能的历史课堂创新探究
时间:2025-04-16 16:53:43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查看:21

编者按:2025年3月21日上午,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以“一致与进阶--AI赋能的历史课堂创新探究”为主题的历史学科分论坛。本场论坛精心设计了树德中学杰出青年教师王露萍老师的探究课展示、来自西华师范大学左平教授的专家点评、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精彩的专题讲座,同时展开互动交流。其中,黄牧航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上分享了题为“基于学法指导的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四川师范大学部分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导师石杰博士的带领下,以研促学深入名校分享AI赋能的历史课堂创新探究。今日刊登的是参与论坛活动的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的感悟与收获。

 

3月21日上午,以“一致与进阶--AI赋能的历史课堂创新探究”为主题的历史学科分论坛在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德操堂一楼一厅隆重举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部分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在导师石杰博士的带领下,深入中学名校,以研促学分享AI赋能的历史课堂创新探究。

在分论坛上,来自树德中学的杰出青年教师张露萍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底蕴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围绕《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她巧妙地以“黑科技”为主线,穿越时空隧道,不仅详尽解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及其深远影响,还紧密联系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露萍老师精心组织了一场模拟辩论赛,让同学们与AI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的激辩,深刻探讨了“黑科技究竟是人类福祉还是束缚枷锁”的议题,充分展示了树德学子的卓越风采。张露萍老师的这堂探究课深度结合时下热门的AI话题,将AI技术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分论坛上,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聆听了西华师范大学左平教授对张露萍老师的探究课给予的高度评价,并结合张露萍老师的这节探究课,以及黄牧航教授精彩的专题讲座,撰写了深入名校以研促学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刊登的是2024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三位研究生以研促学参与分论坛后的感悟。

●刘昕宇:黄牧航老师在讲座中以实践为导向、以课例为载体,分享了很多关于教学设计的宝贵经验,让我获益匪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牧航老师关于“学案教学法”的分享,他指出了我们过往在学案设计中存在将学案做成试题汇编的误区,强调了学案的导学性质,指出学案最核心的内容是学法指导,要将思维从教师怎样“教”转变到学生怎么“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方法论指导。在具体实施方面,要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来呈现,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科学、高效地学习。黄牧航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的不仅是实践方法的指导,更是方向的引领,让我们关注到学法研究的相对薄弱之处,引发我们关于“学生怎么学”的深度思考和未来对于该方向的持续学习和关注。除去学术方面的启发,我还在本次讲座中被黄牧航老师的教育者情怀深深触动,他深耕于讲台,从教学实践出发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针对“怎样让学生配合完成学案”这一问题,黄牧航老师非常坦诚地指出,目前的实践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但他认为正确的方向会一直坚持执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黄老师的坦率、坚持和探索,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者学习。

周心怡:基于张露萍老师设计的探究课与黄牧航老师的讲座分享,我发现同学与同学讨论的时候,会有所保留;当与AI讨论时,会畅所欲言。我向两位老师提出了一个听课的疑惑:当同学们列举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与血淋淋的真相来论证黑科技在奴役人类时,AI的回答往往在重复着“你说的不对”“错的不是机器”。与同学们相比,AI的回答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如此新颖的设计在教学中要如何改进。黄牧航老师回答说,在听课的过程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但AI还会继续发展,希望我能够继续关注课堂上的AI与同学讨论。成都树德中学的邓勇攀老师也在讲座结束后亲切地对我说,这个问题,你需要在一线教学中寻找答案。参与这次论坛,让我感受到的是成都树德中学老师极高的专业水平。黄牧航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理论,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习中实践。

孙自东:听了黄牧航教授的讲座,对于我们以后作为历史老师从教有很大启发,获益匪浅。首先就是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善于运用学案进行教学,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其次是通过设计结构合理和有问题导向的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和学生对参与度;最后,设计学案时还要注重资料运用的多元性和准确性,使用科学的理论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黄牧航老师也指出,学法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任重道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教学能力。

 

 

撰稿:孙自东

初审:陈辉

终审:杨国军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审核:陈辉   终审:杨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