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历史教育研究生参加陕西师大“念海史学”研究生学术年会
时间:2025-07-11 20:43:21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查看:29

编者按:为继承史念海先生“求真求实,为世所用”的治学思想,搭建历史学研究生交流研讨的平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25年4月27日主办第八届“念海史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4位历史教育研究生,即2024级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况月艳、李林春、谯周舟和2024级中国史之专门史(历史教育史方向)研究生高琰柯,在导师陈辉、陈德运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参会,并在学术年会“学科教学”分会场上发言分享论文观点,彰显了学院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史念海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也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为继承史念海先生“求真求实,为世所用”的治学思想,搭建历史学研究生交流研讨的平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念海史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25年4月27日举行。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4级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况月艳、李林春、谯周舟和2024级中国史之专门史(历史教育史方向)研究生高琰柯,在“学科教学”分会场上分别进行发言。

在“学科教学”分会场上,研究生况月艳以《学科融合视阈下“学史崇德”栏目的运用策略 ——以新修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为例》为题作了发言,分享了她对新修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新增栏目(学史崇德)的运用策略与注意问题。况月艳在发言中指出,当下历史学科课程教学需达成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历史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具有关联性,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跨学科联动,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科际”整合,从多方面多角度涵养家国情怀。她强调,在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紧扣学科本质,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把握课程边界,保留“历史味”,全面落实五大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况月艳对论文观点的陈述,与会老师予以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学科教学”分会场上,研究生高琰柯以《论历史教育对中华民族话语的建构(1923-1948)——基于历史课程标准的族称叙事》为题作了发言。在发言中,高琰柯首先从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论文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陈述。她指出,从民族话语构建看教育与政治的互动,在族称的叙事演变中,折射出历史教育在民族话语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过程反映出教育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意义。在随后的互评和专家点评环节,与会老师和同学从时序性、学理逻辑、实践等角度对高琰柯的论文修改和研究拓展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学科教学”分会场上,研究生李林春以《英国历史教学史料评估案例的分析及启示》为题作了发言。‌李林春从‌研究缘起、研究内容与结论启示‌三方面展开论述。她强调,‌史料评估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评估,不仅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精神‌,还能深化其历史理解。基于英国“中世纪农民起义”的教学案例,她提出‌,史料评估应以问题设计为导向、搭建递进式学习支架、遵循分层递进的教学步骤,从而提升史料教学的‌思维性、指向性与进阶性。评委老师点评指出‌,该研究聚焦史料评估的‌方法论指导与教学支架设计‌,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有价值、有意义。

在“学科教学”分会场上,研究生谯周舟以《四维历史教学法指导下的角色扮演——以一战前盟国建立为例》为题作了发言。她在发言中重点阐述了何为四维历史教学法,即以问题、史料、叙事、表现为四大维度而展开的历史教学,每个维度下有三个层级要素,规定了维度的内在向度和流程,指导着教师细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四维历史教学法和历史角色扮演活动中寻找可契合的切口,力求通过理论去指导“基于表现的历史教学”的角色扮演更好的展现。参会老师对她的发言给出了一些优化和改进建议。

撰稿:况月艳

初审:陈辉

终审:陈波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审核:陈辉   终审: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