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合作共赢 携手共进 ——学院举行成都地区中学历史教研员与教师座谈会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3月14日
  查看:158
  来源:


   【编者按】 2023年2月25日下午4点,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行成都地区中学历史教研员与教师座谈会诚邀四川省、成都市部分中学历史教研员和历史教师,与学院学科教学论教师一起,共商如何合作共赢,协同推进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学术型人才培养和提升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推进学院历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历史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历史学师范专业认证整改等工作。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副院长陈辉教授出席会议,历史教育教研室主任张利娟教授主持会议。

 

为进一步推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历史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历史学师范专业认证整改,2023年2月25日下午4点,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狮子山校区6教10楼资料室,举行成都地区中学历史教研员与教师座谈会,诚邀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历史教研员和历史教师,与学院学科教学论教师一起,共商如何合作共赢,协同推进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学术型人才培养和提升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副院长陈辉教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黄勇老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宋廷飞老师,“全国最美教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副校长叶德元老师,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高建文老师,成都市高新区历史教研员、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赖良玉老师,成都市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成都高新新城学校副校长魏莹老师,成都市武侯区历史教研员李敏老师,成都市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陈子斌老师,以及学院学科教学论教师张利娟教授、潘树林副教授、吕丹副教授、高远副教授、石杰博士、陈德运博士等。历史教育教研室主任张利娟教授主持了本次座谈会。

图片1.png

参与座谈会的部分老师

 

座谈会上,汪洪亮院长代表学院讲话。他对各位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简要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效。汪洪亮院长指出,秉承“温故求新、笃行致远”的院训,学院以“教学学术”“发现学术”“行业学术”这三个学术为抓手,强调“教学学术”是立院之基,对师范专业而言,“教学学术”是“第一学术”,充分体现“学生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他希望参会的中学历史教研员和历史教师畅所欲言,为学院历史学专业(师范)学术型人才培养、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培养献计献策,为学院学科教学论老师下沉中学历史教学一线,与中学历史教师协同开展历史教育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2.png

汪洪亮院长讲话

座谈会上,陈辉副院长介绍了目前历史学专业(师范)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希望与会老师围绕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就专业理论课教学、教育“三习”(见习、研习、实习)实践、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双导师”制实施、学生就业应聘等问题展开研讨,提出对策和建议。

图片3.png

陈辉副院长讲话

参会的中学历史教研员、一线教师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四川省历史教研员黄勇老师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指出目前四川省内关于基础教育历史教师与中职历史教师需求量大,建议我院毕业生以此为参照作好职业规划,在校学习期间严格遵循“依标教学”和“依标命题”的原则,掌握专业知识,练好教学技能。成都市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针对我院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中学历史“依标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应加强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习,课例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都市高新区教研员、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赖良玉老师提出教育实习的“三个结合”:一是实习与课题结合;二是就业与赛课结合;三是实习与名师工作室结合。要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度优势,实现研究生和名师的双向互动。

图片4.png

教研员黄勇老师发言

图片5.png

教研员赖蓉辉老发言

图片6.png

教研员赖良玉老师发言

 

在以上三位中学一线教研员、老师激烈的交流互动后,其余参会老师们也纷纷发言,并根据各自学校历史教学、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成都市教研员宋廷飞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大学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想化、标准化的中学历史课堂是什么。成都市高新区教研员、成都高新新城学校副校长魏莹老师则根据高新区历史教师的培养及发展现状,指出高校师范生、研究生的培养,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加强培养师范生、研究生对课标的理解能力和将课标理念转化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材的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展示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副校长叶德元老师则提出历史课堂需要改革与创新。成都市成华区历史教研员高建文老师热情地向与会老师介绍了目前成华区的“员额制度”,指出在校生可抓住临聘机会,通过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在就业应聘中成为“员额制”老师。成都市武侯区历史教研员李敏老师则站在历史专业赛课指导教师的角度,认为在校生要把握好个人的阶段机遇,通过掌握教学技能与夯实专业基础来不断提升自己。我院优秀毕业生、成都市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陈子斌老师在发言中强调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区别,并提出本科生、研究生若能在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奖,在去中学应聘时将获得更多的讲课(试讲)机会。

图片7.png

参会老师热烈讨论

 

学院学科教学论老师在发言中纷纷表示,将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充分吸纳与会中学历史教研员、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和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学院历史教育教研室主任张利娟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座谈交流,进一步增强成都地区中学历史教育界与学院的友好往来与业务合作,优势互动、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和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的专业发展。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 陈昊、杨羽、刘佳 报道】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